青海海南:荒漠中“绿进沙退” 让黄沙不再漫天|四房婷婷

  1978年,中国决定在西北、华北、东北风沙危害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,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,即带、片、网相结合的"绿色万里长城"。青海省“三北”工程自1978年开始实施,40多年来,经过该省工程区各族民众的不懈努力,相继完成了一期至五期工程建设任务,如今,六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。

  青海是三江之源、“中华水塔”,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。同时也是中国第四大沙区和“三北”工程重点省,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235.54万公顷、占国土总面积的17.7%,荒漠化土地面积1894.78万公顷、占国土总面积的27.2%。

 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木格滩和共和县沙珠玉乡通过“三北”工程40多年来的治理,让当地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人进沙绿”,使得沙珠玉乡和木格滩成为中国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示范样板。如今的贵南县木格滩和共和县沙珠玉乡披上了绿衣,万顷林海,生机勃勃。

  刘洋 青海海南州报道

  2016年,时任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冷刚对《华西都市报》说,“四川不是缺水,而是缺少大中型的水利灌溉设施。用我们行业内部的说法,这叫工程性缺水。从降雨来看,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、8、9三个月,其他九个月的降雨量相对较少。可这些雨水降下来以后,有75%是以洪水的形式流走了,水资源没有留下来。”冷刚比喻说,“直白一点,就是雨水降下来以后,没有‘坛坛罐罐’去装,干旱的地方就无水可用。”  毛宁指出,当前中韩关系面临一些困难,症结是清楚的,中方重视和发展对韩关系的基本立场没有变化,希望韩方与中方相向而行,为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作出努力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关注俄乌局势最新进展| 网友航拍上千壮士抬龙舟太震撼| 太辜负这张理科脸了| 为什么三版《水浒传》都没拍征辽情节?